001河道滨水慢行道贯穿.jpg
002设计亲水平台供游人休憩,栈道和平台采用自由折现形成多视点转变,打破河道笔直现状拷贝.jpg
003结合场地设计的滨水舞台,节日期间可满足艺术表演,平日则是观景的绝佳地点_拷贝.jpg
004丰富的植物种植将生态缓坡与滨水慢行道有机融合_拷贝.jpg
005洪水位以下满足输水、行洪功能;洪水位以上按照生态河道设计,将硬质驳岸改造为生态缓坡种植_拷贝.jpg
006亲水平台增加视觉对望空间.jpg
007平日期间,控制照明亮度,突出景观层次序列感的同时保证低眩光影响.jpg
008节庆期间,照明勾勒桥体与滨水慢行道,烘托氛围.jpg
009通过桥下慢行道形成滨水空间贯通.jpg
010以台地设计化解河坡高差,通过台阶形成滨水空间与市政道路有序联通_拷贝.jpg
011设计依托现状市政桥改造成为人行网红桥“庐台”。桥中央设计夜光通道,两侧为休闲木平台、艺术廊架,丰富空间结构。.jpg
012坐等与铺装采用防腐木材质营造舒适休闲空间,同时与钢结构廊架形成材质的层次感.jpg
013钢结构廊架,凸显区域工业文化特色,丰富立面空间.jpg
014廊架结构与周边工业片区形成风格呼应.jpg
015防腐木与钢结构形成材质层次.jpg
016照明勾勒“庐台”设计流线,烘托夜间氛围.jpg
017北侧慢行道拓宽,丰富绿化层次,形成一步一景的林下慢行空间.jpg
018慢行道细节.jpg
019以千屈菜、蓝色鼠尾草作为主要植物,营造夏季“蓝色海洋”.JPG
020北侧慢行道为夜光跑道,激活夜间场地活力,同时保护夜行生物免受光线影响。.jpg
滨河栈道联通慢行系统.png
河道两侧整体景观提升.png
庐台钢结构突显工业文化.png
慢行系统.jpg
亲水平台上下层空间结构.jpg
永引渠景观廊架.jpg
永引渠栏杆.jpg
永引渠廊架立面图.jpg
永引渠庐台2.jpg
永引渠庐台3.jpg
永引渠庐台4.jpg
永引渠庐台节点1.jpg
永引渠苗木表.jpg
永引渠平台节点1.jpg
永引渠平台节点2.jpg
永引渠施竖详图1.jpg
永引渠施竖向图2.jpg
永引渠施竖向图3.jpg
永引渠施种植1.jpg
永引渠竖向图4.jpg
永引渠竖向图5.jpg
永引渠夜光跑道.jpg
永引渠种植2.jpg
永引渠种植乔木1.jpg
永引渠种植乔木2.jpg
永引渠总平面图.jpg
总平图_分_拷贝.jpg
总平图_总_拷贝2.jpg